日期:2025-08-27 08:35:19
作为“五年邀请五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的重要活动之一深金优配,2025年中美人文交流营近日在北京举行。
r本次活动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中美15所高校的击剑青年以赛会友,在体育互动中增进友谊。
rr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在清华大学击剑馆,来自中美两国顶尖高校的大学生,正在以一把剑开启一场特别的对话。在我身后正在进行的是团体赛,由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混合编队,这样的融合组队方式,让中美青年有更多的机会交流,越走越近。
r深金优配
r来自哈佛、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大学等11所美国高校和清华、北大等4所中国高校的大学生们,共组成10个赛队,大家互换赛服、互换剑种,协作比拼、以剑会友。
rr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大二学生 2023年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女子组佩剑冠军 埃迈谢•多蒙科什:我们团队一半成员是中国人,一半是美国人,是一支真正的混合队伍,我太喜欢这种组队方式了,在赛季期间我们可没机会这么做,所以我特别开心能像现在这么玩,超级有趣。
rr
美国哈佛大学生物专业大三学生 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花剑团体赛第四名 郭子佳:我认识了很多清华的朋友深金优配,他们性格也都很好,就都能玩到一起。
rr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研一学生 林华风:我们当时落后了10分,逆转了比分,就很开心。
rr
美国杜克大学化学专业大二学生 戴尔·辛格:他一个人扳回了15分,太厉害了!来之前我对中国真的没太多了解,我还以为我们很不同,但当我真的到了这里,我才发现其实大家都挺像的,我们笑点相似、说话方式也像。
rr
当击剑的锋芒遇上交流的温度,这场比赛早已超越了输赢。刚刚在个人赛中夺得男子花剑冠军的清华大学学生耿熙凯,尝试在团队赛中跨剑种比赛,从花剑改为重剑,美国队友主动帮他熟悉规则和比赛技巧。
rr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专业大二学生 斯凯勒·利弗兰特:耿熙凯,我的朋友。和中国朋友互动,是我最大的收获。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这里的每个人都超级友好热情。这绝对是一次超棒的经历,我了解到很多中国文化。
rr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一学生 耿熙凯:运动能打破国界限制,成为我们中美文化沟通之间的桥梁。文化差异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体现,大家所共同的都是对于这项运动充满热情。
rr
经过循环赛的激烈比拼,“北京美食队”获得团体第一,耿熙凯所在的“帅哥队”获得第二名。在他们看来,比起名次,更珍贵的是在比赛中结下的友谊。
rr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心理学专业大三学生 艾尔登・伍德:我想说,是爱的传递。我在陌生的地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我相信,所有人都是紧密相连的,这才是更真实的现实,比新闻里看到的更真切。
rr
比赛结束后,美国学生还和中国学生一起共游长城、品味美食,继续在行走中感知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rr
美国斯坦福大学击剑队主教练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花剑银牌得主 亚历山大·马西亚拉斯:当你亲身感受这里的文化时,你会由衷地感叹,哇,中国真的太棒了。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不同。可以拉近我们的距离当真正的朋友。
rr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 于长学: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未来我们将举办更多的体育交流活,搭建平台,通过体育这样无国界的语言,让中美青少年成为中美关系友好的新一代使者,共同建设和平合作更加美好的世界。
r(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 商臣)
r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深金优配
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