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27 09:02:21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恒运资本
聚焦“一带一路”人才培养 中泰高校共探应用型复合人才培育之路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分论坛在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举行
7月25日14时,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项目——中泰民办高校应用型复合人才高质量发展对话在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由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共同主办,设嘉宾致辞、主题演讲、高峰对话、MOU签署仪式四个环节,汇聚中新泰澳四地教育精英,共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路径。
会议现场。
“贵山贵水留天下贵客,玉露琼浆请记得我的欢颜,想起来我忘不去你,好年华当有知己逢知遇。”青年抒情女高音孔详沙以歌曲《山水贵客》拉开论坛帷幕。
贵州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邓维实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以及支持本次论坛的嘉宾及国内外院校致以诚挚的感谢。他指出,此次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作为分会场举办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泰民办高校应用型复合人才高质量发展对话”论坛旨在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往来恒运资本,通过共享中泰民办高校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优质资源与实践经验,探索跨文化、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通过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切实为推动中泰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与活力。
高峰对话。
扬帆风正劲,破浪起宏图。他强调,希望与会嘉宾以此次论坛的举办为新的起点,以教育交流推动人文交流,以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以民心相通夯实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携手共进,共同谱写中泰教育友好往来的新篇章,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签署仪式。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学术与研究发展事务副校长宋洛博士致开幕词,他谈到,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与泰国正大管理学院虽地处不同国家,但在教育理念上高度契合——都强调打破课堂与职场的边界,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锤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特别提到,随着中泰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不断深化,让中泰两国对既懂专业知识、又熟悉两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这为两校开展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他强调,教育的价值在于连接与赋能,相信两校的携手不仅能为两国青年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更能为中泰教育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针对“中泰民办高校应用型复合人才高质量发展对话”这个主题,各与会嘉宾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拉马克瑞斯纳·西拉姆教授作题为《国际化跨领域人才培养策略》的主题演讲,他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说明教育国际化是高校突破发展瓶颈的核心动力,强调中泰两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存在诸多契合点。他提出,中泰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结构互补性显著,泰国的产业升级需求与中国的技术及产业经验可形成协同,两国高校的优势也能相互借鉴。他提出,中泰民办高校应打破壁垒,搭建“技术+语言+文化+产业认知”的培养平台,构建教育共同体,既为两国发展注入动能恒运资本,也为全球跨区域教育合作提供范例。
主会场非遗剪纸展览区。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博士导师、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主任谢颙丞教授作题为《应用型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题演讲,他引用大量案例,剖析了当前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挑战,他指出,要从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内容,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国际化人才体系,数字化赋能与全球资源共享,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声誉四个方面入手,形成以政府、应用型高校、企业三方为矩阵的协同育人模式,才能更好地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能力的人才,助力区域经济与全球产业链发展。
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高性能计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卢昭金博士作题为《AI赋能校园心理健康预警系统》主题演讲,他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的校园心理健康主动预警和干预体系。他指出,AI赋能的校园心理健康预警系统旨在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工具。该系统的应用将极大提升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主动性、覆盖面和精准度,是以科技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生态的创新实践,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员提供高效、客观的预警线索和决策依据,便于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和干预工作。
澳门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林志军教授作题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实践》主题演讲,他系统阐述了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大湾区高校与东南亚(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前景,双方的合作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人才流动、科研合作、国际发展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强调,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大湾区建设中的独特功能,需要通过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机制来激活,唯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互联互通,才能真正实现多方共赢,为区域乃至世界的发展书写新篇章。
主题演讲环节结束后,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校长助理何荣良、李旻鑫,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校长助理塔胡尼・穆罕默德・纳吉布,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校长唐建荣共同参与高峰对话。各位嘉宾围绕中泰民办高校在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案,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主会场非遗剪纸展览区。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校长唐建荣围绕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他特别提到,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作为贵州省内唯一具备招收国际学生资质的民办高校,学校一方面深化“请进来”战略,特邀国际知名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并于2023年成功举办聚焦产学研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论坛;另一方面,有力推动“走出去”举措,学校多次率代表团赴泰国、新加坡知名学府考察交流,迄今累计选派75名学生赴境外高校研修。他表示,期望贵阳信息科技学院通过此类高层次国际交流平台,与东盟各国教育界同仁及各界合作伙伴深化协作,共拓国际合作空间,共享发展机遇,合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新格局。
论坛尾声,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与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举行MOU签署仪式。这一关键举措标志着两校朝着高质量、开放式、国际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承载着提升教育品质、助力师生成长、强化学科特色、服务地方发展的多重使命,将为两校的共同繁荣以及中泰两国教育交流贡献积极力量。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项目的再度承办高校,在传承过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拉紧了与东盟各国院校的合作纽带。通过一系列精准对接的合作项目,推动与会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非遗剪纸大师工作室”特别携30余幅以“东盟国际交流周”为主题的作品亮相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主会场,还专设了非遗剪纸文化表演区。这一精心安排让与会嘉宾得以通过“立体式”沉浸体验,近距离触摸非遗的肌理,真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参加此次论坛的还有来自泰国正大管理学院、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学院、凯里学院、安顺学院、黔南师范学院、贵州交通职业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贵阳人文科技学院、贵州师范学院、贵州学派、贵阳青年企业家商会、湖南益阳商会、贵州对外交流协会等相关代表。
未来,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新起点,持续完善国际化办学体系,积极拓展与东盟各国的教育合作版图恒运资本,努力成为中国与东盟教育交流的重要枢纽,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图/文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
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